目前後台的部分是使用 Drupal 作開發,而行動裝置抓取資料必需直接向資料庫要求,所以對於 Drupal 新增 content 時相關的資料表做了一些觀察。
觀察的環境為 TWAMP 的安裝包,使用版本為 6.22 版,並且安裝了 CCK 及 Views 這兩個基本的模組,所以資料庫的結構上就是依照這樣的安裝所產生的,總共的資料表數量為61個,觀察的資料表為 content 以及 node 這兩個字串為開頭的資料表。
- 新增 content 類型
- 新增 field
譬如新增的 field type 是 Node reference 的話,那會多一個 field_"連結的node名稱"_nid 的欄位,記錄著連結到哪個 node,而有些 type 則會在未來新增內容時才做動作。
除此之外 content_node_field 及 content_node_field_instance 這兩個資料表,也會新增一筆與 field 設定相關的紀錄,而這兩個的差別在於 content_node_field 像是物件導向概念裡的類別,而 content_node_field_instance 則是經由類別創建出的實例,content_node_field 紀錄的是一般的設定,此設定可套用到其他的 content 類別,content_node_field_instance 則是與某個 content 類別綁住的獨有的設定。
- 新增 content 內容
以上是我對於新增 content 的流程所做的觀察,但這部分會因為不同的模組及設定而有所不同,不過如果只是要從 Drupal 所建立的資料庫中尋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料來說,相信已經足夠,由上面可看出,實際內容存放的地方以 content 開頭的資料表為最主要,尤其是 content_type 和 content_field,接下來與建立內容相關的統計資料為 node_comment_statis 資料表,並且可以利用 nid 或是 vid 的值去比對出所需資料。
1 意見:
在Drupal用CCK建立一個資料表之後,會在MySQL資料庫中建立的相關Table有五個:
content_type_athlete(nid,vid,field_athlete_id_value,…)
history(uid,nid,timestamp)
node(nid,vid,title,created,changed,…)
node_comment_statistics(nid,last_comment_timestamp,…)
node_revisions(nid,vid,title,…)
有這樣的基本認識,才能撰寫程式存取Drupal後台的資料庫。祝大家測試順利!
張貼留言